十二生肖和我国的传统节日也有一定的关系,那么中秋节和生肖又有什么关系呢?请跟随生肖河(m.shengxiaohe.com)一起去看看十二生肖与中秋节的关系吧
清鞦記趣一中鞦節與兔兒爺
八月十五中鞦節,可說是十二生肖中兔的節日。中鞦節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,也是在漫長的嵗月中逐步形的。《禮記》有“天子春朝日,鞦タ月。朝日之朝、タ月之タ“爲之語,所謂“鞦暮タ月”,即祭拜月神。古代帝王有春分祭日夏至祭地、鞦分祭月、鼕至祭天的習俗。民間中鞦賞月活動,大概始於魏晉時期;到了唐代,中鞦玩月之風已大爲盛行、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。至宋代,中鞦節的民俗業已形就《東京夢華錄》記載:“中鞦節前,諸店皆賣新酒。黃家結告台榭,民家爭佔酒樓玩月,笙歌遠聞千裡,培戯坐至曉。”民同中鞦之夜,則設大香案,擺上月餅、西瓜等象征圓月的祭品、祭拜月神。到了明清時期,月神形象發生了一些變化,由早期純通教色彩的以嫦娥爲主的月宮圖景,縯變爲彿道交融的“月光著薩”與擣葯玉兔竝存的世俗形象。明人紀坤《花王閣賸稿)說“京中中鞦節多以泥摶兔形,衣冠踞坐如人狀,ル女祀而拜之清人富察敦崇《燕京嵗時記》亦雲:“每屆中鞦,市人之巧者用黃土摶成蟾兔之像以出售,謂之兔兒爺。”這時生肖兔正式人了角色。
據故舊廻憶,舊時北京東四牌樓一帶,常有出售兔兒爺的推子;此外,南紙店、香燭店也有出售。兔兒爺經民間藝人大膽創造,多是兔首人身,手持玉杵。還有人倣照戯曲人物,把兔兒爺塑造成金盔金甲的武土,有的騎獅,有的騎象,有的騎虎,有的騎孔雀仙鶴等飛禽。制作也日趨精致,有頭戴盔甲、身技戰範的,有背插紙旗或紙繖、或坐或立的,也有扮成兔首人身的商或匠人,如剃頭師父、縫鞋匠、賣餛飩茶湯的,不一而足。還有一種肘關節和下巴能動的兔兒爺,俗稱“刮打刮打嘴”,更加討人喜歡。它已從拜月的對象,轉化爲孩子們的絕妙玩具。
這個時期,人們還供奉繪有月光苦薩的月光紙,也叫“月光馬兒”。《燕京嵗時記》說:“月光馬者,以紙爲之,上繪太隂星君,如答薩像;下繪月宮及葯之兔,人立而執杵、藻彩精致,精致煇煌,市肆間多賣之者。長者七八尺,短者二三尺,頂有二旗,作紅綠色或黃色,曏月而供之。焚香行禮,祭畢與千張、元寶等一竝焚之。”有些地方還形成了燒鬭香、點塔燈、放天燈、走月亮、舞草龍、要火龍等特殊風俗。
月宮裡的玉兔擣葯,原是道教掌故之一。最早見於屈原《天問》“厥利維何,而顧菟在腹?”顧就是蟾蜍,菟就是白兔。這兩句的意思是說,顧、菟在月亮的肚子裡,對月亮有什麽好処呢?晉代傅玄的《擬天問》也說過:“月中何有?白兔擣葯。”據聞多考証,白兔擣葯故事是由用蟾蜍擣葯變來的。民間相傳,有三位神仙變成三個可憐的老人,曏狐狸、猴子、兔子乞食,狐狸與猴子都有食物可以濟助,唯有兔子東手無策,便說“喫我的肉吧!”於是躍人烈火中,將自己燒熟。神仙大受感動,把兔子送進月宮,成爲玉免。玉兔不斷地以玉杵擣葯,讓更多的人服葯成仙。
老北京供奉兔兒爺,也有一段傳說。有一年,北京城裡遭遇瘟疫,全城矇難,哭號之聲震動天庭。嫦娥見此情景,便派身邊的玉兔去爲百姓們發葯治病。玉兔在月宮常年擣葯,自然識得葯理,於是變化成人,挨家挨戶施治,常常是葯到病除。爲避免在人間引起轟動,玉兔時常穿著各色衣帽,以不同人物的身份出麪救人,每到一処就換一身裝扮,有時候打扮成賣油的,有時候又像算命的,爲了搶時間、趕路程,以馬、鹿、獅、虎爲坐騎,跑遍了京城裡裡外外。消除了京城的瘟疫之後,玉兔就廻到月宮中去了。因此,泥塑的兔兒爺,有各式各樣的形象,都很可愛。每到辳歷八月十五那一天,家家都要供奉,擺上好喫的瓜果菜豆用來酧謝玉兔給人間帶來的吉祥幸福。
2010年9月15日,北京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中心發佈了“北京中鞦形象大使一兔兒爺”形象,因爲它是最具地域代表性的民俗符號,而且具備玩賞趣味,可以爲節日增添喜慶祥和的氣氛,更承載著京城百姓的浪漫心性。新兔兒爺形象,已經在相關部門完成版權登記。